毛选之文艺-革命-政治

这篇文章主要摘要、学习、总结《毛泽东选集—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(一九四二年五月)》

题目


文章开头提出了题目——先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,求: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。求: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协助

目的:借此推动民族解放的任务

试问如果我们处于那个时期和中国背景,如何解决上面题目

背景


  • 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
  • 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
  • 帝国主义侵略向国内的文化宣传
  • 反动派占据优势在国内的文化宣传(资金实力比共产党要雄厚)
  • 五四运动以来,占中国总人口很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浪潮,推动了中国革命,但是没有与代表广大农民、工人、小资产阶级的共产党掀起的革命形成合力

目标


民族解放战争仅仅依靠军事战线是不够的,引入文化艺术宣传,让更多的国民觉醒,参与进民族解放斗争中,让文化艺术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

所以,觉醒后——>才能行动。

另外一个目的是团结人民、教育人民、打击敌人、消灭敌人,正如天安门城楼上写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

问题和方案


  • 立场问题

    无论文艺工作者是知识分子出身还是小资产阶级出身,文艺工作者都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

    共产党员要站在党的立场,站在党性、党的政策立场

  • 态度问题

    立场定位后,就是态度问题,歌颂还是揭露?伟人提出这两种都需要,针对不同人选择不同态度

    对待敌人(国民党反动势力、日本帝国主义、汉奸等)要揭露他们欺骗、残暴等恶行

    对待统一战线的同盟者则要有成绩的表达歌颂,不积极的、反对共产党的、反对人民的则要批评

    对待人民群众、人民的政党、军队应该赞扬,但是要保持耐心的教育,因为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保留着小资产阶级思想、农民、城市小资产阶级思想落后,帮助他们摆脱包袱,对于思想落后的人民不能以高高在上的资产片面的讥笑、敌视他们,宣扬团结、同心同德、向前奋斗、解放旧思想等

  • 工作对象问题

    这个问题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

    不同地区受众群体不同,革命根据地和上海就各不相同,上海以部分学生、职员、店员等为主,革命根据地则大部分以工农兵、革命干部为主,这部分人有识字的、有不识字的,有通过看书、看报纸的、不识字的人通常看画、听音乐、唱歌接触文艺作品

    文艺工作不能为剥削压迫者、不能为地主阶级、不能为封建统治阶级、不能为资产阶级(梁实秋之类人)、不能为帝国主义者(周作人、张资平之类人)即汉奸文艺

    文艺工作要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,人民大众是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,工人、农民、战士、城市小资产阶级,所以,文艺工作应该为工人、农民、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、新四军、其他人民武装队伍、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、知识分子

  • 工作问题

    针对上面的工作对象,伟人向文艺工作者提出:

    1. 先了解、熟悉这些工作对象,走进他们的世界,放低姿态

      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走进不同群体,了解他们的语言、生活,放低姿态,这里,伟人以自己学生时期为例,讲述了伟人融入群众后的感情变化,由嫌弃工人、农民比较脏的心里——>熟悉融入后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,这个过程发生了感情变化,由一个阶级改变为另外一个阶级

    2. 文艺作品贴合这部分人(接地气)

      结合工作对象问题列出的现实情况(受教育程度偏低,不识字等),伟人提出,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,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,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艺作品的原料,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,是粗糙的,但也是最生动、最丰富、最基本的东西,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。 正所谓,艺术源于生活,但高于生活

      对于古人的、外国的文学艺术原料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,批判地吸收其中一起有益的东西,不能有害人的文艺教条主义

      所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,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,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无条件的走到群众中,观察、体验、研究、分析一切人、一切阶级、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、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,才能创作出贴合这部分人的文艺作品

      音乐工作者要贴合群众的歌唱,美术工作者是贴合群众的美术等等

    3. 文艺作品的普及和提高

      结合工作对象问题小结中的分析,伟人提出,第一步要先做到雪中送炭,而非锦上添花,随着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,在普及的基础上做锦上添花,前期的普及是为后面的提高做下基础

      上面指的是直接为群众提高,还有间接提高,间接提高是为干部,干部通常受教育程度比群众高一些,比较高级的文艺对于干部是完全有必要的,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、指导群众,否则提高工作无的放矢

      普及与提高是个双螺旋上升的形式,一方面帮助他们,指导他们,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,从他们吸收由群众来的养料,把自己充实起来,丰富起来,使自己的文艺作品不脱离群众、脱离实际

      先唱下里巴人,后唱阳春白雪,普及和提高做到统一,否则,任何门类的做高级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

  • 学习问题

    伟人向文艺工作者提出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。尤其党员文艺工作者

  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:存在决定意识,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。伟人提出,一部分人正好把上述观点弄颠倒了,这部分人认为先有爱,这种爱是超越阶级的爱、抽象的爱。

    伟人提出的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,资本主义国家是形而上的意识,而社会主义国家遵循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,采用的是唯物辩证法,这是在社会问题上讨论,而实际工作、科学研究通常既采用了形而上,也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

党与文艺工作


  • 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关系问题

    伟人指出,一切文化或文艺作品都属于一定的阶级,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,和政治并行的、互相独立的文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

    党的文艺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,反对这种落线,一定会走向多元论或者二元论,例如:政治——马克思主义;艺术——资产阶级的

    革命文艺是属于政治的,属于整个革命事业一部分的,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、群众的政治,不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,政治,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,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,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,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,因为只有经过政治,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的表现出来

  • 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文艺工作关系问题

    讨论文艺工作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时期,那时中国的政治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,伟人指出,党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在抗日这一点上和党外的一切文艺工作者(从党的同情分子、小资产阶级文艺工作者、一切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文艺工作者)团结起来,既要团结也要斗争,不能只要团结不要斗争,不能只要斗争不要团结

    伟人指出,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各种力量里要争取小资产阶级,他们是倾向革命的

文艺评价


在抗日时期,伟人指出,文艺评价有两个标准,一个是政治标准,一个是艺术标准。

政治标准,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,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,反对倒退、促成进步的东西便是好的; 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,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、反对进步的都是坏的。同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

艺术标准,艺术性高的要结合效果,艺术性较低的也要结合效果

伟人指出,政治和艺术的统一,内容和形式的统一,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,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,也是没有力量的,所以,既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力量的艺术,也反对有艺术力量而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,要辩证唯物的去评价文艺